您的位置:大嘴外教 > 教育理念 > 高中选AP、IB、A-level,小初该如何做准备?
高中选AP、IB、A-level,小初该如何做准备?
高中选AP、IB、A-level,小初该如何做准备? 对于很多有出国留学计划的童鞋们或者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的家长们来说,做好规划以及选择特别重要。那么面对目前国际主流的三大大学预科课程体系——AP、IB、A-level,该如选择呢?大嘴的小编今天梳理了一下三大国际课程的详细信息,看看哪个课程更适合孩子,以及在小初阶段该如何做相应的准备? "美国系" AP AP是美国大学预修课程,全称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课程设置旨在给高中阶段学有余力的高中生铺垫大学水平知识,考试合格或者成绩优秀者,视不同学校标准可抵扣大学学分。 严格意义上来说,AP课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它更像是一个标准化的考试。AP最早是由福特基金会启动的,后来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接管,他们根据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提供AP各门学科的考试大纲及考题,各个学校或一些校外的机构据此来出一些辅助的教材以帮助学生参加AP考试。这特别像国内的一些证书考试,没有统一的教材,只能摸索考纲,参考真题,最终以考试成绩说话。 AP课程内容 AP课程设立之初仅有11门,后来随着美国大学理事会对财力、人力的大量投入,才渐渐发展成了目前的七大类共计38个学科,包括AP顶石文凭项目(AP Capstone)、艺术类(Arts)、英语(English)、历史和社会科学(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s)、数学和计算机科学(Math and Computer Science)、科学(Sciences)、世界语言和文化(World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P考试及认证度 每个AP课程的成绩均由1-5分5个等级组成:5分代表非常优秀,4分代表很好,3分为合格,而1-2分基本默认不合格。在大学的申请中,一般3分以上可被接受,但是对一些名校来说,4分以上可能是一个比较有竞争力的分数。 在世界范围内,AP考试成绩对于大学的申请、奖学金的申请都是很有优势的。在美国本土及加拿大,AP成绩的认可度几乎是百分百的,另外世界上约60个国家4000多所高校也承认AP成绩。熟知的大学如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澳洲的八大名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具体的要求大家可以移步各大学的官网查询。 AP考试适合哪些学生报考 AP课程起源于美国大学理事会,这就决定了美国的大学在衡量不同的学生时,会额外看下学生有无AP成绩。由于AP考试内容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内容,那么参加了AP考试且成绩优异的高中生会让人觉得他们是富于挑战、敢于突破的人,他们已经准备好且有能力接受大学水平知识。当然,AP考试在全球其他国家认证度也是比较高的,如果考生有没想好选定的大学,准备AP考试也不会成为限制大学志愿的路径。 节省本科留学费用及时间的学生 AP考试成绩合格及优异的学生,各个大学视不同的学校政策,可以考虑抵扣相关课程的学分。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大学免修几门课程,少缴一些学费。要知道美国大学学费直接对等学分,仅一个学分的费用就要100-200美元,而AP考试一科的费用人民币仅在1390元左右。 小初阶段可以为AP准备些什么 英语是出国的孩子必须加强的内容,这不仅仅是因为需要完成硬性的语言类的考试,还需要把这门语言实际用起来。基本的听课、交流、课程任务的完成,都需要用英语解决。而对标AP考试的AP课程,其内容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水平,其难度可想而之,因此在学习这些知识之前,就是需要克服语言这一门难关。 适当进行相关科目的预习 在过往的AP考试中,中国考生在数理化科目中是比较有优势的,学生往往其数理化的成绩更容易得分,而对于文史类科目,相对于美国本土,中国学生往往优势不足。因此在小初阶段,学生如果数理化成绩更好,那么刚好可以继续保持;如果学生比较早的就确定以后会选择文史方面的专业,或者对文史类的更感兴趣,那么对于这些美国历史、文化课程,可以稍早一点进行知识的铺垫,对后面高中阶段AP的学习来说,不会那么赶鸭子上架。 "全能系" IB IB课程设置 6组学科科目具体包括:母语与文学、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个人与社会、科学、数学和艺术,每组里面容纳高级与标准2种不同等级的课程,其中高级课程(High Level)每门课240学时,标准课程(Standard Level)每门课150课时。在6组学科里面,学生一共需要选择3、4门高级课程和3、2门标准课程来学习。 除了6组学科外,学生需要学习的就是3大核心课程了:知识理论(Theory of Knowledge)、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创意、行动和服务(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 l 知识理论(Theory of Knowledge) l 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 l 创意、行动和服务(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 IB考试及认证度 6组学科总分43分,每门课设置1-7分的分值,及格分为4分;3大核心课程总分3分,其中创意、行动和服务不贡献分值。 IB考试以全面考察人才的特性,基本受到全世界范围内大学的认可。在英国,包括牛津、剑桥等名校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承认IB文凭;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中,IB成绩优异者,会奖励学分,还能有越级插班的机会;澳洲的大学也认为IB成绩是一个很好的入学参考标准。 IB考试更适合哪些学生报考 IB考试特别考查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如果学生有严重的偏科倾向,那么学习IB是比较吃力的。另外,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听、说、读、写的能力都需要有,因为IB课程会涉及阅读大量的材料、论文,考试也有口语方面的要求。 学习能力较强、善于时间安排的学生 准备IB考试,学生一方面需要满学时修完6组课程的内容,期间也需要花精力补充3大核心课程的能力,学业的压力加上课外的活动,需要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就像打怪一样,不是见一个打一个,而是怪从各个方向上袭来,如果不能左闪右避,同时兼顾,可能是很累的。 小初阶段可以为IB准备些什么 如前所述,IB特别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除了硬核的文史理数化学习成绩以外,也包括艺术与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高强度任务要求学生有着高效的多任务协调能力,而这种能力不可能在一两天内突击速成。那么在小初阶段,可以在完成主业学习的同时,学有余力之外,适当尝试一些课外活动的锻炼,在过程中看看怎样的搭配组合是最适合的。 英语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写作能力的训练 全外语的教学环境注定了英语是学生注定要训练的一个能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IB课程中的核心课程EE和TOK部分需求有提交数千字的专业论文,这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属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能在小初阶段有意识地进行英语写作的训练,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综合阐述的能力,那么在高中阶段接触到论文写作时,写作的压力也会相对减少。 提前进入IB赛道 由于IB是一个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规划的完整的课程体系,那么如果能尽早进入到这个体系中,提前适应整个的教育流程,届时学生在面对IBDP阶段全方面的课程要求时,可能就不会那么措手不及。当然,在国内接受IB教育体系,一定要严格筛选有IB教育资质的国际学校。 "英联邦系" A-Level 中国普遍理解的高中在英国主要分为两部分,GCSE相当于中国的初三到高一,而高二高三基本对应的就是A-level课程,它是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课程,可以通俗地把A-level考试理解为英国的“高考”。 A-level课程设置 不同于IB的限制科目组,A-level课程的选择性很高,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文学、心理学等文理各科目开设了多达70多门课程,虽然不同的国家略有差异,实际选择可能并没有那么多,但总体而言,课程选择的灵活性是比较强的。 A-level课程一般学制是2年,一般第一年是AS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或者专业选择,任意选修3、4门课程,如有精力也可以学习5门课程,在第二年也就是A2阶段选择去掉一个自己不擅长的学科,选择继续学习自己比较强的3-4门课程。 目前国内的A-level考试主要由Edexcel、Cambridge Assessment和牛津AQA三大考试局组织。每个考试局的考试科目、成绩核算标准以及流程等都不太一样,但是最终的成绩都是可以认证的。A-level考试两个阶段的分值比例各占50%,每门考试成绩会换算成评优等级,从高到低为A*、A、B、C、D、E、U,其中A*为最优、A为优秀,E为通过,U为不合格。 A-level考试在所有说英语的国家认可度都很高,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认可度,如美国有超过100多所高校认可A-level成绩入学,部分甚至可以免交SAT成绩;加拿大学很多学校也支持A-level成绩申请入学,国内的如香港也是可以的。 A-level课程适合哪些学生 A-level课程多范围的选择绝对是偏科生的福音,根据自身的兴趣及擅长把握,将有限的精力放在3-4门课上,没有额外的学业压力,难度也在中国学生可以把握的范围内,何乐而不为呢? 目标院校不明确或犹豫的学生 据不完全统计,A-level成绩已经得到全球上万所大学的认可,这不仅包括说英语的国家,还包括一些非英语国家,所以如果学习了A-level,对于后续的择校没有太对的限制。 小初阶段可以为A-level准备些什么 英语语言的学习 出国留学,英语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很多学生本身英语成绩不错,雅思、托福成绩不乏出众者,可是出国后还是会面临英语听不懂、上课煎熬、交流困难、课业没有思路着手等问题,以至无法很好地融入外国的教学环境。究其原因,并不是学习能力的差异,只是与你同台竞技的,是一群英语为母语,且把英语当成语文来学的学生。 天生母语者怎么都打不过,但是总有办法可以拉小差距。学生可以在小初阶段慢慢提升,也可以参考国外CCSS对英语教育的标准,真正把英语当成语文来学习,而不是仅仅当成第二外语。 听力上从听懂开始,以英文小故事等材料来磨耳朵,最后慢慢加码,在听懂的基础上,可以提炼观点,体会弦外之音;口语上,多说多练,从身边可以看见的单词记起,如生活环境中的事物、人物身体器官等,逐渐达到可以有自己的思路,并正确表达观点的程度;阅读上,泛读以训练阅读能力,精读以训练理解文章的能力;写作上,记叙文、议论文、学术性地写作可以慢慢学着各个突破,用词准确而不仅仅是正确,文章有观点,有思辨,有逻辑。 2 A-level选课比较多,反过来可能也比较难选择。哪些专业需求学习哪些课程,哪些课程可以拿到高分,哪些课程难度大但确是专业必选……所有这些问题如果到时候再做抉择,是否会影响今后的专业选择、择校意愿?因此可以在小初阶段先尝试了解,找到兴趣点或者擅长的方向。 总之,三大国际课程,每个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生及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的情况,对比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然后一头扎入学习就完了。最后,祝所有的学生都能上岸成功,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