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嘴外教 > 大嘴新闻 > 养蛙就是养孩子丨《旅行青蛙》告诉我们的教育真理!
养蛙就是养孩子丨《旅行青蛙》告诉我们的教育真理!
这两天,小编的朋友圈 被一只 “佛系” 青蛙刷屏了 有人幽默感叹: 忽如一夜春风来, 全球都在养青蛙。 《旅行青蛙》是日本Hit-point公司 研发的一款放置类型手游 游戏让众多的玩家 感受了一次年纪轻轻 就已成“空巢老人”的悲凉感 游戏只有两种场景(家里、家外) “爸爸妈妈们” 要做的就是给蛙儿子准备便当、道具和出游的行李,然后等它回家,等它寄来旅行途中的照片、手信,告诉你它去了哪里,认识了哪些朋友…… 不过,能不能收到都是随缘的,它出去玩多久回家也全都看心情;回来的时候,它也会给你带一些特产,告诉你它出门在外,一直惦记着你。 小青蛙呆萌可爱,让人不禁母性大发,即使它是坐在板凳上吃饭都能露出老母亲般慈祥的微笑;看着他它寄回来的照片,会忍不住像许久未见思儿心切的妈妈一样轻抚图片五百遍。 养蛙好像和养娃真的是同样的心情。 这款游戏让很多人欲罢不能,致命的吸引力是它给了一份情感寄托。因为,为了一个人牵肠挂肚,是世界上最累又最幸福的事:你不知道你的蛙蛙什么时候会回来,不知道他旅途中发生了什么事,遇见了什么人。 如此佛系养蛙,也有“老父亲”“老母亲”通过这么一款简单的游戏,悟出了养娃育儿的道理……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起初玩这个游戏时,小屋里的青蛙儿子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做手工……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有点心疼——蛙儿子似乎很孤单啊! 像极了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孩子只能一个人玩玩具、画画、看动画片、读绘本…… 对此很多老父亲、老母亲就不淡定了。 “我的蛙是不是太宅了!怎么天天呆在家?” “怎么办,我的蛙儿子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天天在家削木头!” “回来后就吃吃吃,然后看书还打瞌睡!难道遗传了我?” ▼ 有时候孩子只是想静静待在家做自己想做的事 ▼ 可是你们非要它出去玩 ▼ 孩子终于在你的催促下出去玩了 ▼ 你们就念叨着它怎么还不回家, 连一张明信片都不寄回来! ▼ 怎么这些场景听着这么似曾相识呢…… ▼ 其实你的孩子内心是这样想的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孩子的生命力才不会被扼杀。 无休止的唠叨,一系列的要求,一大堆的安排——这是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而不是对孩子爱的表达。 假若父母的控制欲太强,孩子听话就意味着丧失生命力,就意味着自己的精神生命被杀死。用存在主义的话来讲,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很少是自己在做选择、做决定,所以他们没有自由。 而没有自由,也就意味着他们白活了。 其实你的孩子很羡慕游戏里的那只小青蛙:他能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安安静静、岁月静好地享受美食;可以把自己的小心思统统记在笔记本了,不用担心秘密被偷看…… 他走过的每一步、度过的每一天,都是真真切切付诸自己的意志和选择,日子过得平凡却也惊喜不断。 育儿投资越大 孩子才走得更顺更远 在你的蛙出门旅行之前,玩家“老父亲”“老母亲”要提早准备食物、道具、幸运。 在网上氪金玩家曝出的各类攻略中,我们发现了—— 是的,你没看错 ▼ 贫穷不仅让你的蛙走不了多远 还限制了他的交友圈! 假如孩子要独自出国留学或离家打拼,父母应该让他有所依靠。 我们可以把游戏里的食物比作孩子健康的体魄: 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在“行万里路”,才能负重学业与生活的压力,才能享受美食、美景与人生的乐趣。 其次,我们可以把游戏里的道具比作孩子学到的技能: 过硬的学科知识、出国留学必备的语言能力、独自生活的自理能力、沟通协作的交际能力、规划协调的领导能力…… 各种各样的能力和知识,是疏通孩子发展之路的敲门砖,是通往理想人生的试金石。 但是,哪一样技能的学习不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付出心血、精力和时间才能获得的?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有一次勇敢地、说走就走的旅行,而前提是他有能力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类问题,独自应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苦难。 最后,我们可以把游戏里的幸运草比作个人成长环境: 脱离现实环境妄谈个人发展都是耍流氓。 如今提供给中国孩子的教育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个性化、精英化;孩子的学业选择和发展方向更加宽广;这个时代为孩子们都提供了成长成才的机会…… 而不可改变的原生家庭则影响这一个孩子到底能够飞多高、走多远、过得是否幸福、内心是否满足…… 一个充满机遇和包容性的社会+一个满怀爱与鼓励的家庭,定能造就一个优秀、有价值、内心富足的人! 就如《旅行青蛙》里的小青蛙一样,你为孩子营造了怎样的生活,他的眼界就会有多远。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上国际学校,甚至想让您的孩子出国留学,也许你就是单纯的想让孩子学好英语,但是孩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却不敢开口运用,甚至不喜欢学习英语。那就来大嘴外教吧,这里有最专业的顾问老师,浸泡式母语气氛教学,让孩子轻松学英语,别再犹豫,即刻点击预约免费试听课,让您的孩子爱上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