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嘴外教 > 大嘴新闻 > 小高爸爸讲述【上海幼升小】
小高爸爸讲述【上海幼升小】
  • 来源:大嘴外教
  • 作者:大嘴外教
  • 发布时间:2019-06-12

微信图片_20190221110314.png

因为老大明年即将幼升小,所以和其他父母一样,我和老婆也是满肚愁肠,好一番研究。

 

学校分两类,公立和民办;家长也分两类,鸡血和佛系;娃也分两类,牛娃和普通娃;择校也分两类,对口和面试。

 

因为变量多,产生的排列组合也多。大致上,民办鸡血牛娃面试,或是公立对口学区房,是论坛上父母们反复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

 

这背后是父母对自己的期许,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希望能给孩子更优质的教育;也是对孩子的期许,希望孩子通过优质教育有一个好的未来。

 

但面对户口,学区,条子,牛娃的竞争,力所能及的父母少,力所不逮的父母多;有没有好未来不知道,孩子的时间不是在补习,就是在补习的路上。

 

和老婆讨论,咱们小时候没择校没补课不也过来了吗?她立即回答:现在不一样。我就哑口,接不了话了。

 

34fd5624d930c9a8e3fdf994c5ff5cbd.png


到底是不是真的不一样呢?咱们来捋一捋。

 

其一:什么是择校

 

择校就是选择好的学校,好的学校是什么呢?

基本有两大标准:大家都说好(口碑),升学率高。起码两个当中取其一。而且有各种Top最好最牛排行榜来佐证,当然,一定没有“孩子最喜欢的学校排行榜”。

 

因为我们的出发点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别人身上:人家说好。

 

其实,上了好学校,不等于遇到好老师,遇到好老师不等于遇到好同学,即使这一切都遇到,也不等于学习好,只能说概率相对大一点。但对每个孩子来说,没有百分之一和百分之十的差别,遇到了就是百分之百。

 

况且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怎么就知道这是所适合孩子的“好”学校?

 

自己读小学的时候,父母选的是县城南边的,因为舅妈是老师,早放学的时候可以待在舅妈那,中午也可以去舅妈家吃饭。

 

老师基本每年一换,有年轻的,有年老的,有代课老师;同学也每年一换,一开学就重新分班。现在来看,基本是动荡不安。

 

同学里也没有官二代,富二代,大多是近郊工人或农民的子弟。那时,带了瓶健力宝,便可号令全班。

 

小升初的时候,考了第一名,到县城北边的一所初中,是第五名。刚到初中,没有认识的同学,回想起小学时最讨厌的同学都觉得无比亲切。

 

回忆整个小学,一个是喜欢看书,从连环画到365夜故事,从武侠小说到三国演义;另一个是喜欢玩,丢沙包,抓知了,拍洋画,电子游戏等等。而学校学习的全部动力,在于考试好了可以毫无顾忌爽快的玩。

 

微信图片_20190507114723.jpg


其二:择什么校?

 

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我们的期望是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好;而孩子长大,我们的期望也随之长大,希求更多。

 

而忘记了,人天生喜欢有趣,讨厌无趣。因为趣味才是获得知识,探索未知的最大动力。

 

有趣的老师,有趣的书本,有趣的同学,必然造就一所有趣的学校,一段有趣的学习生活,甚至于一个有趣的人。

 

所以择校没错,但要择一个有趣的学校。

 

现时而言,这基本是天方夜谭。有趣的老师因为房贷要兼职辅导班,有趣的书本都是闲书,有趣的同学在罚站。

 

其实孩子出生时,已经择好了他们人生最重要的学校:家。

 

微信图片_20190507114955.jpg


其三:有啥不一样

 

再回来老婆的问题,到底现在和过去有啥不一样?

 

还是语数外,还是理化生,还是政史地,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变,中考没有变,高考没有变,填鸭式教育没有变。

 

还是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咋就不一样了呢?

 

因为担心,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不如什么呢?不如人家的孩子开心,不如人家的孩子健康,不如人家的孩子正直吗?

 

都不是,是担心孩子学习不好,不能考上好学校。上不了好小学,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不能买房买车娶妻生子

 

就如同那个放牛娃:

问一个放牛娃:"你为什么放牛啊?"

娃娃答:"为了攒钱呗!"

又问:"那攒钱干嘛呀?"

娃娃说:"为了讨老婆。"

继续问:"为什么要讨老婆呢?"

娃娃又答道:"为了生娃!"

追问着:"为什么要生娃呢?"

娃娃思考了几秒,答道:"为了放牛啊!"

 

其四:我们不一样

 

Lord, Grant M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 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改变能改变的事,有智慧来区分这两者。最早听到这句话是上大学的时候,深以为然,便记下来了。

 QQ浏览器截图20190228100912.png

学校,老师,同学,教育体制我们是无法改变;但家是我们的,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家也可以成为孩子最喜欢的学校。

 

父母不一定是称职的老师,因为工作,因为挣钱,因为情绪;家也可能不够大,不能有丰富的活动空间。

 

但有两件事我们一定可以做到:读书和旅行。

 

建一个家庭图书馆,收集所有自己感兴趣和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和孩子一起读,一起讨论,一起分享。

 

家庭旅行,无论近或远,去了解历史,了解建筑,亲近自然,亲近动物,了解风土民情,了解人情世故。

 

用故事喂大孩子,让他们的精神充盈;用脚步代替光影,让他们的身体放飞。

 

即使择了这样的校又如何?精神充盈,身体放飞又如何?

 

这样的校可能不会让他成为学霸,成为精英,但一定会教会他热爱,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探索。

 

我们不知道20年后AI的时代会怎样,

 

我们希望孩子有光明的未来,但更希望那光明是属于孩子的。


想要知道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如何备考?大嘴外教幼升小考前辅导班,专业外教老师,幼升小培训经验丰富,基础+冲刺课程齐上阵,助您成功考入国际名校。别再犹豫,即刻点击预约免费试听课,让您的孩子爱上英语,轻松上名校!

图片2.png


关键字: 幼升小   英语外教   少儿英语